A-level还是IB,你如何选择?

发布时间:2024-02-22


众所周知,英国的一些中学在Sixth Form (Year 12&Year 13)期间,既提供A-level课程,也提供IB课程,于是学生们在GCSE阶段的最后一年,就会面临到底要选择A-level课程还是IB课程这个问题。


其实,无论是A-level还是IB,都能够为孩子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支持。然而,这两种课程的确存在很多显著的区别。今天,在这篇文章中,小编就来跟大家详细分析一下两者之间的区别和各自的优势。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A-level课程和IB课程分别是什么。


A Level课程


图片


A-level课程于1951年开始被应用,迄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A-level课程是英国大部分学生在12年级和13年级,也就是中学阶段的最后两年期间学习的标化课程,考试局们针对在英国以外的海外国家学生,专门设计有国际版的A-level课程。


在A-level阶段,学生通常需要从学校提供的几十门课程中选择3或4门课程进行学习。在选择这几门课程时,学生们一般是从GCSE阶段所修课程中选出自己比较擅长的课程,再搭配有助于申请目标大学专业的课程,例如,如果一位学生计划申请医学专业,那么在A-level阶段可以选择化学、数学和生物这三门课程。


除了几门A-level课程以外,学生还可以选择EPQ(Extend Project Qualification)拓展性研究项目,相当于半个A-level课程,旨在拓展学生在A-level教材考纲以外的能力,为以后的大学学习和研究做准备,一些大学会视情况为做了EPQ项目的学生降低自己的offer录取标准。学生可以根据所学课程,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选择一个话题进行研究,然后汇总成一篇约5000字的学术论文,并进行汇报演讲。


A-level的评分等级从高到低为A*到E,当然,如果学生的成绩实在太差,也有可能拿到U (Ungraded)。大多数A-level的课程分数是由学生在两年制课程最后A-level大考中的表现决定的,某些A- level课程分数则会涉及到平时的Coursework (比如艺术),Coursework的日常完成情况会在这门学科的最终分数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IBDP课程


图片


IB课程,是于1968年成立的国际文凭组织提供的国际课程,适用学生的年龄段为3-18岁,其中,针对16-18岁高中生的课程被称为The Diploma Programme,也就是本文我们讨论的针对12年级和13年级学生所设置的课程。


IB课程于1971年首次在英国亮相,学习IB课程的学生需要从以下6个学科组中选择6门课程进行学习:


1.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语言A,一般为母语


2.Language acquisition:语言B,第二外语


3.Individuals and societies:人文社科类,包括商业、经济学、历史、地理、政治、哲学、心理学等学科


4.Science:科学类,包括生物、化学、物理、计算机科学、设计等学科


5.Mathematics:数学类,包括分析数学和应用数学


6.Arts:艺术类,包括舞蹈、电影、音乐、戏剧


学生需要在以上第1-5个学科组中至少分别选择一门课程进行学习,如果不选择第6个学科组艺术类中的课程,则可以从语言类、人文社科类和科学类中再额外选一门课程,共同组成自己要学习的6门课程。


每门课程的设置又分为普通课程 (SL,Standard Level) 和高级课程(HL, Higher Level),针对普通课程,学生要完成150小时的课时,针对高级课程,学生要完成240小时的课时。在学生所选的6门课程中,至少要有3门高级课程,有能力的学生也可以选择4门高级课程。


在所选的6门课程以外,学生们还需要学习三项核心课程:


TOK (Theory of Knowledge):包括论文写作和口头陈述


EE (Extended Essay)4000字论文


CAS (Creativity Action and Service)150小时的活动,包括创造性活动、体育活动和社区服务


IB课程的总分为45分。其中,6门所选科目每门科目评分从高到低为7-1分,6门课程总计42分,分数由内部测试成绩和外部测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内部测试评分由学校老师评定,外部成绩则是学生在Sixth form结束时的IB大考成绩。三项核心科目中,TOK和EE按照得分矩阵打分,共3分,CAS不计分。


图片


分别了解A-level和IB的课程设置后,我们再来聊一聊,这两种课程分别更适合什么样的学生。


A-level课程


A-level课程要求学生只选择3门或4门学科,学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权,在自己最擅长和感兴趣的学科中进行挑选,避开自己不擅长或者不喜欢的科目,把有限的精力全部投入到自己希望纵深学习和研究的学科中。


比如,如果一位学生不擅长语言类和人文学科,但对STEM学科颇有兴趣,那么他就可以只选择数学和科学科目组成自己的A-level科目,而不是像学习IB课程的学生那样,必须选择很多必修科目。


同时,在选择A-level课程时,学生们需要对自己未来的大学专业和就业方向有一些想法或者相对清晰的规划,比如,如果一位学生已经确定自己想申请医学专业,以后想成为一名医生,那么就可以选择化学、数学和生物的A-level学科组合,认真把这几门学科学好,拿到高分,增加自己的竞争力,而无需再学习对自己专业申请并没有很大帮助的其他学科。从这个角度出发,A-level课程很适合那些对自己未来大学专业和职业规划已经有想法的学生。


再者,因为学习A-level课程的学生,并不需要学习太多的科目,因此,A-level学科内容的设置是非常具体且细节化的,学生在大部分学科中学到的知识会比IB同学科的高级课程更加深入,跟大学相关课程的衔接会更加紧密。所以A-level课程很适合那些希望在自己感兴趣学科中获得更多深入进阶知识的学生们,然而,也是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根据很多学校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针对同一个学科,在A-level中得到最高分A* 会比在IB中得到最高分7更难。


IB课程


那么,IB课程更适合哪些学生呢?


首先,IB课程更适合“All rounder”,即全面发展的学生。这一类学生,没有明显的偏科,在学术上兴趣比较广泛,对所有学科都有一定的兴趣,也希望自己能够学习更多的科目,来探索不同的可能性,学生通过学习科学类、语言类、人文类等学科,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其次,由于IB课程科目数量多,涉及到很多的工作量,如果要想在IB所有的课程中都得到高分,需要付出比较多的时间和努力,对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多任务处理能力有着比较高的要求,适合那些精力比较充足,在学习上有很强主动性的学生。


再次,由于IB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很多类别的科目,所以为学生的未来大学专业申请和就业保留了很多灵活性和开放性,不像学习A-level课程的学生那样,在选择A-level科目时就要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计划,学习IB课程的学生可以在不同类别科目的学习中,慢慢探索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确定自己未来的方向。


在选择A-level还是IB课程时,除了考虑学生自身的特点,还需要看学校的具体情况,比如针对一所同时提供两种课程的学校,学生和家长们也要研究一下该所学校历年的A-level成绩和IB成绩,师资配置以及大学录取情况,综合各种因素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课程。


图片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恒丰路243号泰禾大厦1102D室
   邮箱:cassie.liang@young-direction.com
   电话:15618707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