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敏斯特公学(Westminster School),简称威敏公学,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英国学术最领先的学校之一。几个世纪以来,从这所学校走出的杰出校友数不胜数,有900多位校友都被列入了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牛津国家传记辞典中)。

在英国《观察者报》公布的 “最多获得牛剑offer的学校排名”中,威敏公学曾连续多年都位居榜首,是当之无愧的牛剑offer收割机。
有着超过460年历史的威敏公学(Westminster School),自成立至1967年,一直是一所男校,1967年,学校开始在16+时招收女生。然而,这项延续了几个世纪的招生政策即将发生变化。
据《卫报》报道,威敏公学计划在2030年之前,改变仅在12年级时才开始招收女生的政策,实现全面的男女同校。威敏公学表示,这一决定充分基于社会愿望,学校也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年轻一代,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英国私立公学由单性别学校转变为男女同校的现象似乎成为一种大趋势,2021年,查特豪斯公学(Charterhouse School),开始在13+阶段招收女生;2022年,温彻斯特公学(Winchester College)首次向女生敞开了大门,开始在16+时招收女生。
甚至,据《每日邮报》称,伊顿公学(Eton College)未来也会变成男女同校:
伊顿公学教务长,勋爵William Waldegrave说:“每年,伊顿公学的理事会都会讨论是否要将伊顿公学变成男女同校,目前我们还没有定论,但是,未来我们一定会在适当的时候变成男女同校的。”
当然,不止男校,某些女校也正在计划转变为男女混校,Godolphin School由Elizabeth Godolphin女士于1726年创建,迄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是英国最古老的私立寄宿女校之一,学校计划于2024年开始招收男生,由女校转变为一所男女混校。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校由单性别学校转变为男女混校呢?
《卫报》的一篇文章讨论了这个现象背后的社会因素,Buckingham大学的教育学教授Alan Smithers认为,“男女混校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男女同校教育符合当今社会的趋势,这与我们目前的社会环境一致,除非入狱或出家修行,否则人在一生中很少有机会生活在单性别环境中。
除了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外,财政压力也是促使很多学校采取这种做法的原因之一。
《好学校指南》编辑Melanie Sanderson表示,教育行业面临着养老金缴纳费用上涨、工党赢得大选后可能会增加的增值税、以及能源价格上涨等问题,这些因素都加重了学校的财政负担。

事实上,已经有一些学校因为财政问题而被迫关闭或者即将关闭。私立学校理事会主席Barnaby Lenon说道:“对于陷入财政困境的学校来说,一般有两个解决方案,如果学校是单性别,可以转变为男女混校,或者扩大学校招生的年龄范围。”
Melanie Sanderson认为:目前私立学校的教育非常昂贵,家长们在花这笔钱时会非常仔细地考虑,并且人们对于学费上涨的感受也越来越强烈,只有那些极为富裕的家庭才会完全忽略这种上涨, 所以一些学校要开始争夺那些能够轻松应对学费上涨的家庭们。
除了上述的社会因素和财政因素以外,学校由单性别学校转为男女混校可能还有学术成绩方面的考量。
各大学术排名对学校的招生宣传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教育行业中,摆脱性别对招生的限制,能够让学校招到更多成绩优异的学生,来稳定学校的学术地位。
Anthony Seldon爵士是英国知名的教育家和历史学家,曾担任英国知名私校Brighton College和Wellington College的校长,他是一位推崇“男女同校”教育的典型代表人物。

他在采访中表示,“男女同校教育对很多孩子来说是更好的选择”,他回忆道,1997年他出任校长之前,Brighton College正迅速地衰落,在他担任校长期间,学校招收女生的人数有了大幅度的增加,目前这所学校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学校之一。

2006年,Anthony Seldon爵士离开Brighton College,出任Wellington College的校长,他把在Brighton College的成功经验应用到了Wellington College,2006年以前,Wellington College仅在16+时招收女生,但是Anthony改变了招生政策,将Wellington College彻底变成一所男女混校。
在任期间,他对学校的改革卓有成效,2015年,当Anthony Seldon爵士离开时,Wellington College的女生人数已经从50名增加到了450名,学校排名从全英第256位上升至第21位。

然而,通过扩大招生性别就能提升学术成绩的说法有待考量,专家表示,很难找到关于男女混校在学术和社交上显著优于单性别学校的确凿证据。例如,St Paul’s School、St Paul’s Girls’ School、Tonbridge School、City of London School等学校尽管是单一性别学校,成绩仍然名列前矛。
那么在为孩子择校时,家长应该选择单性别学校还是混校呢?
单性别学校的优势
很多教育学家认为,单性别教育能够在学业和社交方面给孩子们提供足够的舒适度,有利于他们全面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培养,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
社会普遍认为,男孩在理科和运动方面有天赋,而文科和艺术则是女孩擅长的领域,但在女校里,女孩们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在实验室里探索科学的奥秘,在男校里,男孩们也可以在舞台上尽情舞蹈,在音乐厅里演奏乐器,没有人告诉他们这应该是谁最擅长的领域,抛开了性别成见的束缚,孩子们用最纯粹的兴趣,发掘自信真实的自我。
再者,男孩与女孩习惯的学习方法不同,有研究表明,女孩更喜欢合作型的学习方式,而男孩更能从竞争中得到学习动力,另外,女孩的专注力也比男孩要持久,男/女校会针对男孩和女孩的特点来定制自己的课程和教学方式。
一份美国的研究发现,女校女孩的学术平均水平高于混校的女孩;国际男校联盟执行总监Brad Adams说,在混校里,大部分差生都是男生,而男校里的课程设计及教学方式是专为男孩定制的,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男女同校的优势
在混校里,因为性别带来的多样化,也给了孩子们更多的机会来发展社会化自我。女孩们的勤奋和专注积极地影响着男孩们,男孩们的活力也感染着女孩们。有心理研究表明,成长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的孩子们,长大后在面对新环境时有更强的适应性。
在比利时,大部分的学校都是单一性别学校,混校反而占少数,而他们的数据表明,混校的孩子们在各方面的发展都会比单性别学校的孩子要好很多。
这是一个两性的社会,离开学校进入真实的世界后,所有人无可避免都要与异性相处,与异性合作将贯穿他们的一生,在混校里,不论在课堂上还是课外活动中,学生们都是公平竞争,这教会他们如何尊重、认同彼此的的价值。
在合作当中,男孩和女孩们学会如何包容男女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沟通技巧,这对他们以后的职业发展甚至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都意义重大,这些都将成为宝贵的财富,帮助他们将来更顺利地融入真实的世界。

可以看出,单性别学校和男女同校各有其优势,家长在为孩子择校时,需要秉持着更加开放的心态。《好学校指南》教育顾问Grace Moody-Stuart建议家长:在择校时,其实最重要的是考虑孩子的个性、喜好以及家庭情况。
所以,在择校时不要让性别因素成为一个门槛,限制了孩子的选择,了解学校的风格、教学方式、寄宿管理、学科强项和毕业生去向等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再为孩子选择一所最适合他们发展的学校,才是正确的做法。